— 泰 拳 —
泰拳即泰国拳术,杀伤力大。泰拳(Muay Thai)是一门传奇的格斗技艺,是一项以力量与敏捷著称的运动。主要运用人体的拳、腿、膝、肘四肢八体作为八种武器进行攻击,出拳发腿、使膝用肘发力流畅顺达,力量展现极为充沛,攻击力猛锐,素有立技最强格斗技之称。
泰拳(泰语:มวยไทย;拉丁转写:Muay Thai,Muay来自于梵语的Mavya),何谓泰拳?有关泰拳的文献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各种以武术作为主题的刊物或者泰国风土游记中,而此类文章大部分都试图介绍、评述泰拳当中技术或特色,但遗憾的是其只能勾绘出泰拳大体的轮廓。而部分所谓的专家则只顾其外表形态却不谙其精妙之处,另一部分则大力描绘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未能诠释泰拳的实质。
泰拳是发源于泰国,弘扬于世界的搏击技术,被称为“八条腿的运动“、“八体的科学”。泰拳这一搏击技术在纯泰拳规则(Muay Thai Full Rules)的比赛中,使用双拳、双腿、双膝、双肘进行格斗,在踢拳规则(Kick Boxing Rules)的比赛中,使用双拳、双腿、双膝进行格斗。
在武学里有文练、武练和横练之分,而泰拳属横练,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而由于瘦身热潮的带动,有健身教练提议利用泰拳的高热量消耗来代替带氧舞踏带来的消耗;在帮助女士瘦身之余亦使她们习得一技之长,以作个人防卫用途。
泰拳当然是一种武术,而且堪称格斗技中的极品格斗技。一个技术成熟的拳师,能运用自己的四肢八体作为武器于俄顷之间击倒对手。泰拳师胜出比赛的决胜条件是其技艺、气力、智谋及精神力量的总结合,其最高领域为机巧圆通、变化无常;而且不局限于任何拳术技法或招数。可见泰拳是一门十分独特、精深和完整的武学体系。
有人说泰拳不外乎是泰国的格斗技,没有什么奥秘可言;但是现代泰拳已经成为了一项“源于泰国,属于世界”的搏击运动,习练者遍及世界各地。任何武术之所以扬名世界,必有其独特性质及个别价值。泰拳闻名于世,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其珍贵之处,绝非三言两语可以尽其精华。
泰拳规则泰国政府首次颁布全国完整、并能适应国际间拳击比赛的泰拳比赛规则,是在1955年,经过不断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下面将要介绍的,是当今国际拳坛及泰国政府认可的全套泰拳比赛规则。
场地
泰拳比赛场地与拳击比赛场地相同。1.围绳内的面积为550×550平方厘米,每边自围绳向外伸出部分不得少于50厘米。台子平面应高于地面91厘米,最高不超过120厘米。2.赛台平面必须垫一层厚15厘米左右的软垫,上面再覆盖一层帆布,表面必须平整。3.三条围绳,每条直径3厘米左右,依次高出赛台40厘米、80厘米、130厘米,固定于四个角落的柱子上,围绕赛台。4.围绳的四角立柱须罩以三角垫,围绳的每一边,中间用柔软有韧性的织物将三条围绳串连。5.台的四角,其中一对对角分别为红角与蓝角,另一对对角为中立角。6.在红蓝两角各设一座踏梯,以供选手、助手、裁判等有关人员上下台之用。
服饰服装:
参加竞赛者规定穿红或蓝裤,以便公证人、观众及裁判容易辨认,拳赛进行时臂上可戴彩带或饰物。在传统礼师拳舞典礼进行时,必须戴上一吉祥环于头上,名为“蒙空”,以示尊崇,但开始拳赛时,必须先行除下。参赛人必须戴上海产贝壳,或防御撞击的金属罩在阴部之上,以资保护。护罩松脱,拳赛立即停止,参赛人到擂台侧设立的屏风后重新戴上。
手套参赛人戴上的手套不可超过170克,亦不准少过113.4克,习惯上戴170克重的手套。
1.参赛人应在拳赛举行之日指定时间,于比赛场公磅过磅,由场负责人见证,事后再由一位合资格医生检查身体。如果参赛人体重超过规定,可于2小时内设法减重,以比赛不属夺标赛为限,如果不能照规则办理,可寻求妥协途径,或得双方同意以另一同体重者代替。
2.参赛人必须超过十八岁。
等级段位泰拳的等级和段位:通常大家只知道空手道、跆拳道、柔道等来自日、韩系的武术才有分段位,但是实际上泰拳也是有等级和段位的,和柔道、空手道及跆拳道等格斗技通过靠辨认练习者腰间的腰带颜色来确定等级段位不同,泰拳是靠辨认拳手所佩戴在两边手臂上的臂箍和戴在头上的头箍来辨认等级段位的。
臂箍在泰语当中叫八戒,其最早的记录应该是出现在卡拉比(KARPE)战士身上。卡拉比是泰国国内的一种双刀武术,而泰拳与双刀组合是泰国古代的一个古老的战时格斗体系。其最早的作用是在其里面放上由泰国寺庙里面的高僧开光的符咒已来保佑出征的战士。在泰拳体系里面,完整的战士需要佩带的吉祥物应该包括四样:第一样是蒙空;让战士戴在头上,最早是用蛇皮加琥珀等材料做成。里面布下邪咒。第二样是裹金;用一种较小的金泊把写有符咒的布做成腰带,绑在腰部以固定裤子。第三样是八戒,绑在上手臂。第四样是红色的写有古泰文和小乘佛教密文的外衣,无袖是最大特征。至于段位,根据泰国泰拳皇家学院的说法,以他们的等级段位作为基础,各拳馆可以自己来定义其等级段位。但其发出的等级段位证书需要向学院申报。以清迈颂蓬拳馆为例
段位分布
泰拳比赛,规则多取法于西洋拳的规则。但体重限制极严格,共分十三级:
仪式泰国人信奉佛教。在泰拳比赛中,选手在赛前必须有祈祷仪式,选手上场时,各披战袍,在音乐声中走进赛台,选手头戴圣圈,形如花环,圣圈泰语称之为“望功”。选手进场先合十向观众致礼,然后,擂台旁的乐队奏起“出战歌”,鼓鸣笛响。这是泰国乐曲,乐器以笛、鼓、叮当为主。拳师闻乐起舞向天祈祷,由于师承和派别的不同,所以祈祷的形式也不一样,有的屈膝跪地埋首不动,默默祈祷;有的随乐起舞向观众显示健美的身材和武姿;有的双手掩面无言呆立;有的双手合十举于额际,围擂台而转。由于这一仪式是很神圣的,所以选手们非常认真。向天祈祷,向祖师祈祷,以求成功。整个仪式非常隆重。
规则
1.禁忌
(1)赛员必须赤足(佛教徒以足底向人为不敬)。
2.计分
(1)每场比赛规定若干回合(通常以5个回合为多)。每回合限时三分钟,中间休息二分钟。
(2)凡击中、踢中或膝、肘撞中对方,或以任何行动使对方能力削弱而不犯规者,均可得分。
(3)回合中,任何一方获得5分者,即作胜论。
(4)统计五个回合中(假设为五回合比赛)得分高者为胜方。
(5)凡击倒、跪倒、或虽挺立但不能继续比赛时,作败论。
(6)击倒由公证人数至“10”而不能再起立应战者,作败论。
(7)凡被击出擂台之外,负1分。由公证人数至“10”而未能及时返回擂台,作败论。
(8)钟声发出响声,表示一个回合开始,而其中一方不能继续应赛者,作败论。
3.犯规
凡犯下述举动者,皆以犯规论。
(1)将对方击倒后,仍继续行扭打、抛掷、撞击或向对方吐痰、口咬、足踢等。
(2)插对方的眼部。
(3)用擒拿手法,反扭对方关节。
(4)攻击下阴。
(5)锁对方颈部。
工作人员
1.助理员:第一个参赛可带两名助理员进入赛场,以便在两分钟的休息时间协助或处理有关事务,但在拳赛进行时,助理必须在擂台之外,且不能从旁指点竞赛人如何攻守,如有违背此例或有任何其它犯规事件发生,可能因此连累竞赛人被宣布战败,但事前必先提出警告。
2.公证人与裁判员:拳赛由一名公证人与数名裁判员主持,公证人在擂台之内,职责为控制竞赛的行为,拳赛开始前,公证人检视参赛人的绷带与胶带(规定两手用一英寸的绷带六英尺,半英寸的胶布一英尺)。绷带等物要适当地扎妥,脚指甲要修短,足踝套或绷带不准有任何硬物充塞里面。拳赛由三个口令控制:角斗(促)、停止(逸)、分开(臆)。裁判员必须在擂台之外,且离开观众,执行职务时不得与观众商洽。每回合最高的分数是五点,记录分数的卡片由三名负责人保存。公证人是唯一拳赛管理人,其决定不得更改。裁判员的职责只为协助管理分数,没有权利对公证人员决定有所争论。
3.时间管理员:时间管理员之职责为发出开始与停止拳赛的信号,若因事停止而拟延长某个回合的时间时,应事前征得公证人员准许。